本周一(3月24日)下午,西方语言文化党支部邀请国家级专业心理咨询师柴明明老师,为支部党员做了题为《爱自己,传递爱》的《萨提亚幸福人生》专题心理讲座。
柴老师系本院2001届毕业生,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德瑞姆心理教育讲师,萨提亚模式治疗师。讲座从理论、表现、心理营养三方面,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分析了人生各阶段,特别是儿童成长的几个关键时期的心理发展过程;指出如果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给予他们必须的心理营养,以后孩子就可以自然顺利地成才;同时,讲座还介绍了萨提亚成长模式中的几种沟通模式,即讨好型,指责型、打岔型和超理智型,指出父母不良的沟通模式对儿女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很可能会延续到成年,但无论何种成长模式带给我们怎样的经历和感受,都是值得尊重和接纳的。
支部党员教师饶有兴致地聆听了讲座,还参与了现场模拟和互动,气氛轻松愉悦。部分老师进行了现场提问,针对育儿及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柴老师一一进行了分析解答,并指导现场参与者,了解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需求,教给他们一些养育心理健康的孩子所需要的方法和技能,指出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的言行是如何对孩子产生影响的,觉察并调整自己的言行,从而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最终让孩子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
背景链接:根据萨提亚的理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一个人和他的经历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系,我们不快乐的根源可能是因为儿时未被满足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