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绍兴兰亭景区游人如织,千年书法圣地迎来客流高峰。来自绍兴文理学院的20余名大学生志愿讲解员化身“文化使者”,为海内外游客提供专业且热情的讲解服务,成为景区内一道独特的青春靓丽风景线。
兰亭作为书法圣地,承载着东晋时期王羲之与文人雅士“曲水流觞”的风雅典故,《兰亭集序》更是中华书法艺术文化的瑰宝。景区在“五一”期间特别推出了“夜游兰亭”“妙笔华服,共赴花朝”等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让游客仿若穿越时空,亲历古代文人墨客的诗意雅集。不久前,董宇辉到访兰亭,#跟着董宇辉背《兰亭集序》# 话题成为网友热议,让更多游客对兰亭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为更好地服务景区游客,我校外国语学院在去年年底开始组建师生志愿服务讲解团队,团队成员由我校英语(师范)、书法学(师范)、汉语言文学(师范)等专业学生组成。学校与兰亭景区合作共同对每位讲解员进行了针对性强化训练,从景点历史典故、书法艺术鉴赏到应急服务规范,全方位打磨每位团队成员专业素养。
“五一”假期,志愿讲解团队再次出发,每日清晨便抵达景区,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游客。他们穿梭于鹅池、兰亭碑亭、曲水流觞、流觞亭、御碑亭等核心景点,用丰富多样的方式为游客带来深度文化体验。面对老年游客,讲解员们放慢语速,耐心讲解景点的历史渊源;对于青少年群体,讲解员设计了“探御碑‘一’之瑕”趣味互动,激发孩子们探索的热情。讲解员们用生动的语言,将永和九年那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雅集故事娓娓道来,带领游客穿越时空领略魏晋风骨。在他们的讲述下,兰亭不再只是一处景点,而是一部鲜活的历史书卷,让每一位游客都能触摸到传统文化的温度。
我校外语专业学生更是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承担起涉外讲解服务。面对外国游客,讲解员凭借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文化底蕴,用英语向游客详细解释了碑刻上“兰亭”二字的演变历史,从篆书的古朴到书的流畅,再到楷书的端庄,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外国友人惊叹不已。一位来自印度的游客对“曲水流觞”的典故十分好奇,讲解员不仅用英语讲述了当年王羲之与友人在此饮酒赋诗的故事,还现场邀请他参与了“曲水流觞”的文化体验,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面对对书法艺术有浓厚兴趣的外国友人,讲解员从握笔姿势到运笔方法,现场展示毛笔书写技巧。一位来自孟加拉国的游客在志愿讲解员的“手把手”指导下写下一个“永”字,满心欢喜。一位来自美国的游客激动地说:“这些志愿者的讲解太棒了!以前我只知道中国书法很美,但通过他们的介绍,我了解到了背后如此深厚的文化内涵,这趟旅行太值得了!”
我校外国语学院志愿讲解服务队坚持周末常态化服务,此次“五一”假期更是全员到岗,面对日均超万人次的客流,灵活调整讲解节奏,耐心周到的服务受到游客一致好评。英语(师范)专业的小李同学表示:“从最初的紧张生涩到如今的从容自信,每次讲解都是成长的积累。通过志愿服务,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还能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一位多次到访兰亭的游客感慨:“这些大学生志愿者讲解得非常专业,让我们对兰亭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他们的热情服务点赞!”
志愿讲解员们用真诚的态度和专业的知识,从日常周末的文化浸润到“五一”假期的坚守奉献,打破语言障碍,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让传统文化在时代语境中焕发新生,使兰亭文化走出国门,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这支志愿讲解服务队将继续扎根兰亭,在常态化服务中深耕文化土壤,用所学专业知识讲好中国故事,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文字、摄影:施可涵 审核:金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