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工作 >> 教授推荐 >> 正文

英语专业教授推荐

2022年05月20日 10:19  点击:[]

专业名称:英语

专业导游:外国语学院   徐中意教授

Q1:英语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英语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以英语为基本媒介,探索英语国家的文学、文化、语言学、翻译学和经济贸易。学生在读期间,主要进行下列五个方面的探索:

1)分析和综合研究英语的语言结构与基本规律,知晓它的历史演变和社会功能,学习语音学、词汇学、语义学、语用学、语篇分析和二语习得等。

2)阅读、考察和分析英语国家的文化现象,认知他们的生活习俗、知识信仰、艺术创造和道德法律,辨析中国与英语国家文化之间的异同。

3)阅读、理解和赏析英语国家的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  

4)实践汉语与英语之间的交互翻译,了解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文化背景和审美理念等方面的异同,辨明语言翻译的障碍和误区,探索中英互译的技巧和要义,熟练掌握翻译实践能力,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

5)学习和掌握国际商务、翻译、国际传播等相关专业知识。(国际交流方向)

  同时,英语师范教育是我院的传统优势专业,英语(非师范)专业学生同样可以得到师范方向师资和教学资源上的有效支持。

总之,英语专业是综合性专业,它引领你由内而外全面把握美国、英国等世界大国的文化和思想。它在提升你的语言表达的同时,帮助你实现自我认知,同时提升你的感悟能力、分析能力、英语教学能力、翻译能力和商务能力等。

Q2:选择我校英语专业就读有何优势?(同类高校中选择我校该专业的理由是什么?)

本校英语专业的办学特色为采用“平台+特色方向”的培养模式,即英语专业平台+国际商务、翻译和对外传播两个方向。各方向强调以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为核心,用两年时间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大二开始国际商务、翻译和对外传播两个特色方向的培养。学院特别鼓励学院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并为立志考研的学生配备专门的场地和指导教师。

Q3:英语专业的学生要具备什么素质?

英语专业的学生最好具备下列素质:第一,对英语国家的文学和文化有兴趣;第二,对英语语言有较好的模仿能力、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第三,有较好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第四,有比较开阔的知识面和较好的文学、文化阅读基础;第五,有开朗的性格,乐于与他人沟通。

Q4:在英语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英语专业学生需要掌握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一定的人文研究方法和能力,这有一定难度。大一、大二时,我们会安排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系统训练,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语言阅读、表达和写作能力;大三、大四时,我们开设英语文学、文化、语言学和翻译学等理论类核心课程和各方向的专业模块课程,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每一位学生而言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Q5:社会上是否对英语专业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社会上往往认为英语是一种“工具”,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就是掌握“英语的运用能力”。这是对英语专业的浅层次看法,将“英语”单纯看成一种语言文字,忽视了语言背后的文化、审美、思维和精神维度。英语是英语国家人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媒介,更是构建他们的精神文明的基石和大厦。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英语连接着多个民族的精神世界,而这些精神世界正是英语专业同学需要了解和研究的。

Q6:我校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生大致有哪些去向?

英语专业毕业生既可去国内外大学继续深造,攻读文、史、经、哲、法等学科的硕士学位,也可在文化教育、大众传媒、对外交流、经济贸易、科技领域、公共事务、金融、国家政府机构等部门从事各项工作。近年来,英语专业学生的升学与就业态势良好,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Q8: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英语专业的人才来解决?

英语专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在一个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快的时代,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受过系统英语教育的学生就会展示出显著的知识结构优势与能力特长,在国际交往与多边交流中一展身手。在英语教学、对外贸易、旅游、文化、科技、金融和经济等领域,非常需要英语专业的人才来担任管理与业务工作。

Q9:英语专业有哪些优秀的教授、博士?

胡朋志教授、博士:外国语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入选市级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浙江省“之江青年学社”、“浙江省商务英语学会”、市外文翻译学会等理事。主持教育部基金、省社科基金、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攻关课题等省部级课题5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一级期刊5篇,出版专著三本、译著一本,参与《中国翻译通史》等多本著作编写工作,曾获得浙江省社科联青年社科优秀成果奖、校科研究成果二等奖等荣誉。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创新课题1项、省级课题3项,指导学生发表论文4篇。现研究方向为语言哲学、翻译研究、区域与国别研究。

钟莉莉教授:2021-2025年浙江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外文学会理事、绍兴市翻译协会副会长。研究方向:系统功能语言学、话语分析、英语教学。先后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教改项目;主持省级精品课程;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主编《应用英语教程 视听说》教材,指导大学生国家级创业创新项目。先后在专业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获各类教学科研成果奖五项,获绍兴文理学院教学优秀奖。

徐中意教授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语言学博士,2013年浙江省本科院校“外国语言文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现任本校“英汉话语与语言教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批评话语分析、跨文化语用学、比较教育学。目前已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在SSCI和A&HCI收录的国际语言学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9篇。出版专著1部,教材5部。主持完成教科研项目9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指导学生获得省级项目2项、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项。

袁秀凤教授: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中国英汉语篇分析研究会会员。2007年曾赴英国北安普顿大学参加暑期教师进修班学习。长期从事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教学和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科学一般项目1项、浙江省社科联课题1项、其它科研及教改课题5项,主持《语言学》精品课程建设。先后在《外语研究》等国内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篇,出版专著一部。数次获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及省市级学术研究成果奖。

吴虹副教授、博士: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理事、浙江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理事、英国剑桥大学英文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以早期现代英国文学为主。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作为主要参与成员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主持并完成厅市级项目3项、校级项目2项,先后在《国外文学》《外语学刊》《教育探索》《名作欣赏》等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出版著作1部,译作1部,以第三译者出版中英对照诗集1部。获浙江省第二届外国文学优秀论文三等奖、绍兴文理学院哲学社科类成果奖三等奖、绍兴文理学院学生工作论文优秀奖、绍兴文理学院优秀教师等荣誉。

马嫣副教授、博士: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2019年入选国家语委“第三批语言文字优秀中青年学者研修班”。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外语教育政策,社会语言学。主持省市级各类教学科研项目9项,在《外语界》《外语学刊》《语言战略研究》《语言研究集刊》《社会科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文章20余篇,获得各类教学奖项10余项。近年来专注于将外语教育政策与区域国别研究结合,向国家语委递交研究报告5篇,均获得采纳并公开发表。获绍兴文理学院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上一条:日语专业教授推荐

关闭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城南大道900号绍兴文理学院南山校区9号楼 | 电话:0575-88341265 | 邮箱:513550554@QQ.COM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 技术支持:海马科技